近日,委局在“干部講壇”平臺組織學習了新修訂的條例和準則,通過學習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和《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》,感覺受益匪淺,對黨員的責任與義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。在學習條例和準則之后,聯系自己的工作實際,我感觸頗多。
治腐重在治心,必須使黨員干部打消僥幸心理。常言道: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。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魏鵬遠貪腐案,就揭露了魏某為掩蓋其貪污受賄的違紀違法事實,經常騎一輛舊自行車上班,衣著也非常簡樸。然而“天網恢恢,疏而不漏,”魏鵬遠最終因收受巨額錢款收到黨紀國法的制裁。從大量案例中發現,魏鵬遠之類的“小官巨腐”現象之所以長期存在,就是因為權力沒有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或者籠子扎得不緊,事實證明,“牛欄關貓”,貓是關不住的,空隙太大,就讓貓誤以為可以來去自如,認為有機可乘,有空可鉆。因此,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,讓人民來監督權力,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,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,努力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,不能腐的防范機制,不易腐的保障機制。唯其如此,黨員、干部才會打消僥幸心理,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。
治腐重在治心,必須使黨員干部戒除貪欲之心。“貪如火,無制則燎原;欲如水,不遏必滔天。”一些黨員干部之所在腐敗的泥淖中越陷越深,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其自身的一些違紀違法的小錯,不以為意、不以為然、自欺欺人,奉行“小錯不斷、大錯不犯”的人生哲學,認為只要不往自己兜里揣,吃一點拿一點沒關系。孰不知,正是由于這種思想作祟,其貪欲的胃口才會變得越來越大,欲壑難填,等到自身問題暴露時,才驚覺大錯已鑄。基于此,我們就要建立早發現,早處置機制,對黨員、干部的一般性問題要及時教育警示,對苗頭性、傾向性問題要早打招呼,早處理、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。唯其如此,才能在萌芽階段扼殺黨員干部的貪欲之心,永葆黨員、干部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。
治腐重在治心,必須使黨員干部產生敬畏之心。古人云:“舉頭三尺有神明。”意思是人的一切行為都有天上神明看著,不要隨意做違背天理人倫的事,要心存敬畏。同樣,我們黨員干部也要心存敬畏,不要心存僥幸。要帶頭依紀依法辦事,到頭遵守黨紀法規,對黨紀國法始終保持敬畏之心,牢固確立黨紀國法的紅線不能觸碰,黨紀國法的底線不能逾越的理念。同時,要加大對黨員干部行使權力的監督,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,這是一條鐵律。因此,要管理好,監督好黨員、干部,讓他們始終有如負泰山、如臨深淵、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。
(責編:吳正軍 編審:唐順祥)
來源:沅江新聞網
作者:市紀委第三紀檢監察室干部 楊志超
編輯:redclou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