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網沅江市分站9月14日訊(通訊員 孫帆 張勁楊)沅江市共華鎮福安村黨支部書記——鐘學安,他利用自己從商多年的豐富經驗,一手抓產業,一手抓發展,開創了全新的生產模式,帶領村民共同脫貧致富。
9月13日,我們在稻田里找到正在查看稻谷生長情況的鐘學安,他向記者介紹道,這片稻田原本在1996年潰垸的時候,大量的河沙把土地淹沒了,什么都種不出來。后來通過扶貧項目把這片土地進行整改,整改之后村里便把這塊地流轉了下來,種植稻谷,第一年就賺了7萬多元。鐘學安激動地告訴我們,益農服務社就在這里起源的。
共華鎮福安村黨支部書記鐘學安:“賺了錢后我們村支兩委就信心倍增,所以我們就進一步把面積擴大了,看了今年禾苗的長勢情況,那今年的收入要翻番,利潤有可能要達到17萬元,所以這里是我們的第一桶金,夢想開始的地方。”
據了解,共華鎮福安村曾經是湖南省級貧困村,擁有建檔立卡貧困戶 213戶、431人,脫貧攻堅任務較重。村上沒有產業,脫貧的路子窄,如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成了福安村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頭疼的問題。作為福安村黨總支書記的鐘學安,組織村兩委班子、駐村工作隊多次開展解放思想討論,最終大膽確定了村委牽頭成立益農服務社,以壯大村集體經濟助推脫貧攻堅的發展思路。2019年,福安村益農服務社共計流轉土地超2400畝,共計實現收益約10萬元,共帶動本村貧困戶實現就業50余人。
“我們要打破原來的生活生產模式,必須大力發展集體經濟,這是我們成立公司的初衷?,F在公司初具規模,到明年準備流轉土地達到6000畝,后年達到10000畝。”一談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,鐘學安就像打開了話匣子一樣,規劃著以后的發展。
鐘學安看到村里有些村民年紀較大,已經不適合下地勞作。他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,大膽創新了一種在家養殖蘆菇的方式。村民可以在家中空閑的房屋內設置支架與加濕器培育蘆菇,這種方式操作簡單,勞作強度小。方便一些年紀較大的村民,足不出戶,在家就可以發展自己的產業。
在鐘學安的帶領下,現在福安村已實現脫貧207戶、418人,2019年完成貧困村出列,全村群眾滿意度較高。他也于2012年、2014年榮獲共華鎮“優秀黨支部書記”稱號,并于2015年當選為共華鎮黨代表、共華鎮人大代表,面對這些沉甸甸的榮譽,鐘學安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。
共華鎮福安村黨支部書記鐘學安:“我們的目標是今年達到150萬,明年達到300萬,后年達到500萬的目標而奮斗。”鐘學安談到以后的發展更是信心滿滿。
來源:沅江新聞網
作者:孫帆 張勁楊
編輯:redclou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