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網沅江市分站9月11日訊(通訊員 吳行 鄔昊霖)90后的張亞文是沅江市胭脂湖街道辦事處洞興村的一名扶貧專干,7年前退伍后他選擇回到家鄉,投身家鄉建設。在參加扶貧工作的4年里,他深入走訪每家每戶,一天不落,在洞興村村民的心里,他就是自己家的孩子。
看到我們到來,一路上張亞文熱情地向記者介紹村里的發展情況,一草一木一溝一巷他都如數家珍。他告訴記者,現在村里的路比起幾年前已經好走多了,以前路沒修好很多地方車進不去。遇上個下雨天進村走訪的時候只能來一場雨中“急行軍”。
很快,張亞文來到了他平時最記掛的貧困戶陳中秋老人家里,陳中秋老人去年腿部突發疾病無法行走,老伴又身患殘疾。張亞文得知情況之后立刻給老人送來了輪椅,那時候老人家門口的路還沒修好,張亞文就冒雨徒步扛著輪椅送了過去。陳中秋告訴記者,張亞文這個娃兒就像他親侄兒一樣,每次路過家門口都要過來看看,幫她干活。最近還幫她老伴申請到了殘疾證,多虧了他日子才慢慢好起來。
張亞文從小在洞興村長大,鄉里鄉親都認識這個熱情懂事的孩子,18歲那年他響應國家號召參軍入伍,2013年退伍后經過多番考慮,放棄了在外發展的機會,毅然決定回到家鄉創業。創業成功后,他又無償幫助周邊群眾一起發展養殖業,帶領鄉里鄉親一同發家致富。鄉親們對這個樂于助人的棒小伙無一不豎起大拇指,年僅27歲的他就被家鄉的父老鄉親推舉為村支兩委成員。
張亞文不僅僅在工作中特別認真,肯吃苦干實事,在生活中也非常樂于助人,同事們都非常喜歡這個年輕棒小伙,對他的評價很高。
隨著時光變遷城市發展,越來越多年輕人離開家鄉去了熱鬧的大城市,而張亞文卻反其道而行之回到鄉村建設家鄉。這個90后的扶貧專干懷著對家鄉土地深厚的愛努力了一年又一年。而今已至而立之年的他最大的愿望仍然是那么樸素而又執著——要把洞興村建設起來,要讓家鄉的鄉里鄉親都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。
來源:沅江市融媒體中心
作者:吳行 鄔昊霖
編輯:redclou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