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潤秋(左三)一行認真查看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規劃圖
紅網沅江市分站5月27日訊(通訊員 廖文)5月26日,國家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來到沅江市南洞庭自然保護區,調研“綠盾2018”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進展情況。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副司長柏成壽,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劉群,益陽市委副書記、市長張值恒,沅江市委書記陶德保,市委副書記、市長楊智勇,副市長王志強、高應良等陪同調研。
“綠盾2018”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于今年4月由生態環境部、自然資源部等國家七部門聯合啟動,持續到年底,將全面排查全國46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847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。
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作為生態環境部此行的督查重點,生物物種數超過1000種,其中白鱘、中華鱘、黑鸛、中華秋沙鴨、大鴇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動植物達到45種,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,于2002年被列入《濕地公約》國際重要濕地名錄,2007年加入長江中下游濕地保護網絡,是全國49塊國際重要濕地之一。

黃潤秋一行冒雨查看北勝洲濕地修復情況
黃潤秋冒雨沿著七星洲、白泥洲、北勝洲等地,詳細了解沅江“綠盾2018”專項行動開展情況。沅江地處洞庭湖腹地,東洞庭湖、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在境內面積達800多平方公里,是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的主戰場。全市上下按照“12345”總體思路,全力落實問題整改、污染防治、生態整治任務,持續推進國省環保督察問題整改、大氣污染防治、人民發展環境改善、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等13項重點工作。2017年全市共拆除矮圍網圍72處16.78萬畝,完成南洞庭湖保護區核心區2.48萬畝黑楊清退任務,拆除迷魂陣213.3萬余米、網箱219處45萬平方米。今年來,我市加強濕地日常巡護工作,做到無空檔、無遺漏、無死角,對涉及兩圍退出、楊樹反彈、非法采砂、違規放牧、違規動土施工、非法漁業捕撈等重點突出環境問題以零容忍的態勢進行監控整治;大力推進濕地修復工作,建立七星洲、白泥洲、北勝洲3個濕地恢復示范點,總面積達7050畝,培育濕地原生樹種近100畝70多萬株;嚴肅查處矮圍圍網反彈、非法采砂、非法捕鳥、違規動土開溝、非法漁業捕撈等違法違規行為41起,查處7起環境治理和污染防治典型案件,談話提醒10人,處分8人。
白泥洲濕地修復示范點水草茵茵
黃潤秋邊看邊問,充分肯定了沅江南洞庭湖濕地保護工作。他表示,全國開展“綠盾2017”專項行動以來,沅江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視,行動迅速,對照問題清單逐一排查處理,建立違法違規問題管理臺賬,嚴厲打擊涉及自然保護區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,有力促進了違法違規問題的清理整改。他強調,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貫徹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思想,認真抓落實,努力出成效;要進一步壓實責任,加大查處、整改和問責力度,認真組織“回頭看”;要進一步加強監管,擴大領域范圍,扎實有序推動問題清理整治工作。他特別指出,濕地生態修復要遵循自然規律,注重自然恢復,切實保護本地的生態群落。
來源:沅江新聞網
作者:廖文
編輯:redclou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