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訊(通訊員 周敏)在尋常百姓眼中,落葉之秋,樹木枯敗、荷塘褪色本為大自然再自然不過的自然現象,但到了畫家的眼中,卻是藝術靈感的源泉。10月19日,省花鳥畫家協會畫家一行來到赤山島,與楊樹、桔園為伴,盡情收納赤山島上的原生態風景。
來到新灣鎮葵花村,一片顯少有人問津的洼地呈現在大家眼前,看到眼前的自然畫面,畫家們不禁贊嘆起這里繪畫資源之多來。一片不起眼的草地、一池褪去過半的秋水,肆意縱橫的枯楊,都觸動著畫家們的心靈。畫作或詩意、或狂野、或清新,從各個角度展現自然之美。閑置已久的木舟與肆意生長的藤蔓自然構成了“野渡無人舟自橫”的畫面;深過踝關節的野草映襯著圣潔的湖面,又是一幅“春光又綠江南岸”的風景。
中國畫研究院第一院長溫安泰感慨,素材太多太好了,眼睛一睜,遍地都是,典型的湖鄉特色,有山有水,像這樣蔥蘢樹木,包括這些藤蔓,我覺得就非常有意思。青年畫家溫杰捷表示,我想表現一個清晨的池塘,我可能把他叫做池塘情韻,用它表達對家鄉的思念。
畫家們還到了龍虎山林場農戶家、赤山寫生基地,一邊參觀農戶勞作,了解當地人情風俗;一邊收集素材,大家邊記錄邊交流,從不同角度記錄下自己心目中的美麗赤山。
[責編:廖文 編審:唐順祥]
來源:沅江新聞網
作者:周敏
編輯:redclou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