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標題:——廣東番禺學習體會
這次市委組織大規模的隊伍到沿海發達地區學習,我覺得是非常必要的。通過這次考察學習,收獲頗多,感慨頗多,可以用二個詞語來形容。一是震撼。有感于番禺經濟快速發展取得的成就之巨大,及與我市的差距。二是領悟。番禺的經驗是十分寶貴的,給我的啟示是也是很大的。
一、番禺模式之經驗及與我市經濟發展可比性研究
沿海地區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迅速,一直是全國經濟發展的增長極,內地發展的典范。特別是他們在解放思想、發展工業、招商引資、項目建設、城市建設、民生工程建設等方比內地先進了不少。概括廣東番禺的發展模式,我認為他們一是牢牢抓住了一個中心:始終堅持以經濟為中心。在番禺,無論是各級政府,還是企業個體,各社會階層都以辦廠經商發展為榮,以發展經濟為已任,具有相當濃厚的發展經濟氛圍。二是有敢闖敢干的氣魄。廣東人歷來敢闖,勇于突破,敢為天下先。在發展經濟中,他們能夠打破束縛經濟發展的條條框框。沒有規定的放手干;有規定的,只要有利發展,在不違法的前提下,也想盡辦法干,干成事。像番禺的土地、資金本來是發展的一個瓶頸,但他們一變通,問題就解決了。因為路是走出來的,本來沒有路,走的人多了就自然成了路。導致番禺發展經濟的許多政策是中央跟著廣東番禺走,形成了赫赫有名的番禺發展模式。三是把握經濟發展的四個關鍵點。首先是正確定位經濟發展的方向。番禺的經濟發展史,我看就是一部成功的目標思路定位史。番禺的經濟發展分為幾個階段,十分明顯。今后的發展目標方向、思路也十分明確。幾個產業,幾個區位,幾個重點等等,都是學者專家、科研單位反復論證作出的決定,切實可行。其次是用科技夯實發展之基。番禺對人才、品牌、知識產權都非常重視。干部、企業管理人才、專家、科研人員都大力加以引進,就是給我們上課的老師也是從外地引進的。他們注重高科技,依靠科研院所,做到了工業產研銷一體化。引領行業經濟后勁足,發展快。再次是用高質量服務來優化發展環境。為發展經濟,番禺轉變了政府職能,全力打造“服務型政府”,全心全意為發展提供優質服務,他們的政務中心就很能說明問題。他們辦事效率高,就能促進經濟發展。良好的發展環境把番禺打造成了經濟發展的硅谷。第四是園區建設帶動經濟全盤發展。番禺的園區建設是番禺經濟發展的重頭戲。園區的起點高,科技含量高,產業特色明顯,聚群規模大,程度高,服務水平高,貢獻率高。
番禺作為一個新興的區域經濟實體,與我市經濟發展的區域位置、人力資源、工農業資源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。番禺經濟發展的初始階段與我市有相當的類似性。番禺的地理環境來看,他們緊靠中心城市。我們也相依益陽,連結長株潭發展核心區域。從城鄉經濟發展體制來看,都存在城市經濟、農業經濟二元體制。從經濟發展的必備因素來看,我們在人口、地勢地形、物產資源、科技資源等等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。從而堅定了我們向番禺學習的信心。我覺得我們沅江只要在解放思想、更新觀念、科學規劃、科學定位上,在尊重知識、引進人才,發展工業的產研銷一體化上,在政務服務、優化發展環境上,在產業聚群、高科技、高起點的園區建設上,加以改進,努力奮斗,也可以迎頭趕上。
二、番禺模式對我市經濟發展的啟示之分析
今年是沅江“十二五”規劃的開局之年,也是新一屆市委對沅江發展的謀劃之年。沅江在新型工業化、城鎮化、農業現代化等方面,通過多年的努力,有了一定的基礎。但問題還是很多,差距還較大。這次市委高屋建瓴,用非凡的魄力組織干部到番禺學習,知恥而后勇,取長補短,以此來促進沅江快速發展。本人作為學習者之一,啟示很大,收獲不小。結合沅江經濟發展的實際,談點膚淺的看法。
1、要把解放思想、更新觀念落實在行動上。
這個口號都在提,年年提。我覺得對于這個口號,都講得很好。但個別部門,個別人員,特別是個別干部在行動的落實上做得比較差。他們想的不是如何支持發展經濟,促進發展經濟,打破條條框框,解決問題,而是如何利用手中的權力,謀取利益,搞“索、拿、卡、要”;或者是搞教條主義,死對條條框框,用這樣或那樣的理由,頂著不辦,不變通,不是降低門檻而是抬高門檻,拖著不辦,心中想著的不是發展經濟,沒把經濟發展放在第一位,不敢為人先,為一個地方的發展敢擔當,能擔當。
2、要把我們的經濟發展目標、思路準確定位。
思路決定出路。目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。我們要像番禺一樣組織專家學者、科研人員把脈沅江經濟發展,分析探索沅江發展的關鍵點在哪幾個方面,哪幾個產業,哪幾個區位,哪幾個時段完成哪些任務等等,做成一本書,分發下去。要樹立打持久戰的觀念、接力賽的理念。一年繼一年,一屆繼一屆朝這個目標努力不懈。
三、要依托人才,引進高科技產業、項目
科技是生產力。人力資源是經濟發展最關鍵的要素。要想快速發展,跨越式、高效率發展,只能依靠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和產業,只能依靠科技人才、科研院所。科技含量低的產業項目引進了,暫時有效益,但是這是低效的,沒有后勁的,整改不久后就會按政策關閉的。只有“研發經濟”、“高科經濟”、“旅游經濟”才是潛力最大,前景最好的經濟。
四、要采取過硬措施,優化經濟發展環境
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外部關鍵因素。一般說來,發展環境優,經濟發展就快,后勁就足。從總的來看沅江經濟發展環境還不優,服務型環境有待進一改進。特別是社會環境更是堪憂。治安環境不好,強裝強卸、強買強賣、強攬工程、拖工阻工等問題十分突出。不用重拳打擊,項目、企業都不敢落戶沅江。環境不優將成為沅江發展經濟的死穴。
五、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沅江園區經濟
學習番禺經驗,就是要進一步強化對園區企業的服務,制定更多的優惠政策,以此加強對園區企業的支持。要引進有潛力、規模大、投資強度大、用地少、效益好的項目。要形成產業聚群園區,高科技園區、研發園區。
來源:沅江新聞網
作者: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 連建華
編輯:redcloud